您现在的位置是:原创 特朗普拿不到访华邀请?中美谈判再出意外,贝森特放出威胁,不准中国买俄伊石油 >>正文

原创 特朗普拿不到访华邀请?中美谈判再出意外,贝森特放出威胁,不准中国买俄伊石油

德甲直播-德甲直播网德甲视频比赛在线直播717人已围观

简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21日接受采访时抛出一颗震撼弹——他公然宣称要将中国采购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议题塞进即将展开的中美贸易谈判议程。这番赤裸裸的威胁恰似向火药桶投入火星,瞬间点燃了国际舆论场。当全球目...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21日接受采访时抛出一颗震撼弹——他公然宣称要将中国采购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议题塞进即将展开的中美贸易谈判议程。

这番赤裸裸的威胁恰似向火药桶投入火星,瞬间点燃了国际舆论场。

当全球目光聚焦于7月27日至3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三轮中美经贸会谈时,一个更深的悬念浮出水面:特朗普能否如愿踏上9月的访华之旅?

谈判桌上剑拔弩张的气氛背后,是一组让美方如坐针毡的数据:2025年6月,中国对美国原油采购量戏剧性归零,这是三年来破天荒的第一次;煤炭进口额更从去年同期的9000万美元断崖式跌至248美元。

美国能源企业在华市场份额的蒸发速度,远超华盛顿的预料。

美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贝森特的威胁直指美国精心构筑的石油美元霸权体系。他警告将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100%“二级关税”,同时向欧洲施压要求协同行动。

这种以金融霸权为武器的策略,在俄乌冲突期间曾让欧洲国家被迫吞下高价购买美国能源的苦果。

但中国市场的反应给了美国当头一棒。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中国转身拥抱俄罗斯与伊朗的能源供应。这种转向不仅是商业选择,更是对美国单边制裁的无声抗议。

复旦大学辛强教授点明关键:“北京定会坚持贸易谈判聚焦贸易本质,绝不容许议题被其他问题裹挟。”

特朗普团队将此次瑞典会谈视为最后摊牌时刻。美财政部副部长法尔肯德提前亮出底牌:稀土的出口管制、市场准入和整体关税水平都将成为交锋焦点。更微妙的是时间压力——会谈结束后仅剩一天就将迎来8月1日关税协议最终期限。

这场谈判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双边范畴。

全球数十个国家正屏息观望:若美国在谈判中让步,各国将获得与美国周旋的底气;倘若中国妥协,则可能引发各国竞相与美签署类似《美日关税协议》的不平等条约。谈判桌上的每个筹码都牵动着全球贸易神经。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访华计划与谈判结果形成微妙挂钩。

6月底,这位商人总统突然在社交媒体松口:“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甚至暗示希望中国购买美国石油。白宫随后紧急“灭火”,试图将言论解释为“中国利益影响伊朗决策”。

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暴露了美国在能源霸权与现实利益间的纠结。

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刘鹏宇7月18日已阐明立场:磋商应秉持平等态度,尊重彼此关切。当美国试图将地缘政治议题捆绑贸易谈判,中方则通过暂停对杜邦集团反垄断调查等举措释放缓和信号。

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展现出成熟的外交智慧。

中国敢于对美国能源制裁说“不”的底气,源于其全球最大原油买家的市场地位。当美国财政部长将中俄、中伊能源合作视为威胁筹码时,中国外交部早已多次严正表态: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

6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掷地有声:“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这既是对特朗普“允许购油”言论的回应,也是对美方长臂管辖的明确回绝。在石油美元体系出现裂缝的今天,中国市场已成为撬动能源格局的关键支点。

特朗普(资料图)

距离8月12日关税休战到期仅剩半个月,瑞典会谈将决定两条关键路径:是重回贸易战深渊,还是开辟新合作空间。贝森特将能源采购作为谈判筹码的豪赌,反而可能成为束缚美国手脚的枷锁——当中国连续三个月近乎停止进口美国能源时,华盛顿的关税威胁更像是对自身能源企业的惩罚。

特朗普梦寐以求的访华邀请函,如今悬于贸易谈判的钢丝之上。

这场围绕石油与关税的博弈,终将揭示一个根本命题:在国际格局深度重构的今天,单边霸凌究竟是无往不利的权杖,还是作茧自缚的桎梏?答案或许就在斯德哥尔摩那间谈判室里悄然成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ags: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