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原创 前国脚直播怒吼“中国足球再降薪没人踢球了”,网友炸锅:先看看你的肚腩吧! >>正文

原创 前国脚直播怒吼“中国足球再降薪没人踢球了”,网友炸锅:先看看你的肚腩吧!

德甲直播-德甲直播网德甲视频比赛在线直播541人已围观

简介前国脚怒吼“再降薪没人踢球了”,网友炸锅:先看看你的肚腩吧!有句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钱,从来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尺,但它却能最真实地照见一个人的心虚与底气。最近,前国脚徐亮的一声怒吼,就精准...

前国脚怒吼“再降薪没人踢球了”,网友炸锅:先看看你的肚腩吧!

有句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钱,从来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尺,但它却能最真实地照见一个人的心虚与底气。

最近,前国脚徐亮的一声怒吼,就精准地踩中了大众情绪的引爆点。

在一场直播里,这位昔日的“任意球之王”面色凝重,为如今的中超球员“鸣不平”。

他透露,现在中超球员的顶薪已经降到了税前500万人民币左右。

这个数字,他说,只有日韩球员平均薪资(约1700万人民币)的三分之一。

话锋一转,他发出了灵魂拷问,或者说是某种“预警”:

“再往下降,真没人踢球了!”

这番话,本意或许是想博取同情,为从业者争取权益。

可没想到,评论区瞬间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网友们的情绪不是同情,而是积压已久的愤怒和嘲讽,直接化作一句句扎心窝子的话:

“500万还哭穷?你去看看厂里拧螺丝的兄弟姐妹一年挣多少!”

“别说500万,给你5000万,你连世界杯的草皮都摸不到!”

最狠的一句,直击要害:“看看你的肚腩,再看看国足的成绩单,你配吗?”

这场面,堪称一场全民对国足“高薪低能”的公开审判。徐亮的呐喊,非但没有成为球员的“护身符”,反而成了一把火,点燃了大家心中早已堆满的干柴。

徐亮,此刻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退役球员。

他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属于“金元足球”时代尾声的,既留恋过去又迷茫于当下的符号。

这声抱怨,也不是孤例。它代表了一种普遍存在于某些球员心中的“委屈”——我们曾经那么风光,如今怎么就落魄了?

回想那些年,国足输给泰国后,范志毅那句“脸都不要了”的斥责言犹在耳。

可多年过去,国足的下限一再被刷新,连输越南都成了现实。

这时候,一个叫“苏超”的业余联赛火了。

江苏省的业余球队南通,因为球员们个个身材健硕、腹肌分明,拼抢积极,被球迷们拿来和“白斩鸡”身材的国脚们对比。

这本是一种情绪宣泄,大家心里都明白业余和职业的差距。

可当范大将军轻蔑地表示“没法比”时,网友的火气更大了。

大家气的不是竞技水平的差距,而是职业态度的云泥之别。

南通队员,白天是老师、是老板、是普通职员,晚上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他们是为了热爱。

而拿着天价薪酬的国脚,却连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身体管理,都做得一塌糊涂。

这就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大众的核心论点其实非常朴素:我们不是仇富,我们是鄙视那些德不配位、拿着高薪却毫无荣誉感的人。钱可以挣,但请你挣得体面,挣得让人心服口服。

徐亮的“辛苦论”,其实牵扯出一个更深层的话题:到底是“苦劳”重要,还是“功劳”更重要?

他强调球员训练如何辛苦,风吹日晒,伤病缠身。

这话听起来没错,可一对比,就显得格外苍白。

跳水队的姑娘们,哪个不是从几岁起就泡在水里,浑身是伤,最终在奥运会上绽放,让国歌奏响?

乒乓球队的健儿们,哪个不是从小挥拍数亿次,手上长老茧,才换来“国球”的荣耀?

他们的辛苦,换来的是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

国足的辛苦呢?换来的是世预赛0-7惨败给日本,是热身赛0-1输给印尼,是连续六次无缘世界杯的尴尬纪录。

这种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的“辛苦”,在任何一个职场,都叫“无效输出”。

老板给你高薪,不是让你来表演加班的,是让你来创造价值的。

这让人想起明朝末年的“卫所兵”。

明朝的军队实行世袭制,士兵们有编制,有粮饷,身份是“职业军人”。按理说,他们也天天操练,也算“辛苦”。

可到了战场上,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反倒是戚继光招募的那些矿工、农民组成的“戚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成了抗倭主力。

为什么?

因为“卫所兵”的待遇与战功脱钩了。

他们吃的是“皇粮”,打不打胜仗都有饭吃,久而久之,军备废弛,斗志全无,操练成了走过场。他们的“辛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

而“戚家军”不同,他们的粮饷、晋升,全靠战场上的“功劳”。砍下一个敌人首级,就有实打实的赏银。这种激励机制下,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反观我们的邻居日韩,他们的球员为什么能拿1700万的高薪?

因为他们的联赛健康,球员有强烈的进取心。

在日本J联赛、韩国K联赛踢出名堂的球员,削尖了脑袋都想去欧洲五大联赛闯荡,他们知道,安逸的国内环境是温室,真正的荣耀要去和世界强队真刀真枪地拼。

孙兴慜、金玟哉、三笘薰,他们的高薪是用在英超、意甲、德甲赛场上的一个个进球和助攻换来的。

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世界足坛的认可。

他们的成功,源于一个健康的青训体系,一种鼓励竞争和向外拼搏的文化。他们的足球,信奉的是“功劳”,而不是“苦劳”。

看清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今天的这场争论。

徐亮抱怨薪水低,背后是国足待遇的“断崖式”下跌。从过去的包机头等舱、五星级酒店,到如今的经济舱、标准间,这种落差感确实存在。

但这只是表象。

真正致命的问题,不在于塔尖上的球员薪水是500万还是1000万。

而在塔基。

中国的青训教练,一个月工资多少?

很多地方只有一万块。

一个有天赋的孩子,想进好的足球学校,要花多少钱?“交钱拿教练证”的乱象,又是否真实存在?

当浇灌树根的人食不果腹,当选拔苗子的机制被金钱腐蚀,我们又怎能指望这棵大树能长出参天之姿,结出胜利之果?

国足的问题,从来不是钱太少,而是钱没有用在刀刃上,是激励机制的错位,是荣辱观的崩塌,是从根上就烂掉的青训体系。

当根都烂了,争论叶子该有多绿,又有什么意义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ags: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